产品中心PRDUCTS DISPLAY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胡生

咨询热线:020-28685678

400电话:400-718-9268,微信号:DE28685678

手机:13928713518
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汀根村大板工业区二街16号

在线咨询

公司动态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零下35℃的“热量搬运工”:德能如何把中国热泵推向世界?

你有没有想过,在零下35℃的寒冬里,不烧煤、不燃气,仅靠“搬运”空气中的热量,就能让屋里暖洋洋、洗澡水热腾腾?

这不是科幻,而是空气源热泵:一项诞生于19世纪、却在中国大放异彩的“老技术”。
2000年广东一台“会制热的空气源热水器”试水,到2023年全国市场规模突破300亿,中国用23年把空气源热泵干成了全球第一。
在这背后,一家广州企业悄悄干了件大事:把热泵的“怕冷”毛病治好了,还把中国标准卖到了30多个国家。
它的名字,叫德能新能源

种植方案 (1).png

一、2000年:一台“四不像”开启的中国热泵元年

2000年,广州白云机场附近的一家小工厂里,工程师们围着一台怪机器打转:
它长得像空调外机,却能流出55℃热水,冬天还能给房间供暖。
这是中国第一台空气能热水器,原型机来自欧洲,但欧洲冬天最冷不过-10℃,而中国北方动辄-25℃。
“一降温就罢工”的硬伤,让首批用户直呼“鸡肋”。
彼时,全国年销量不足1000台,行业自嘲:“热泵热泵,热在宣传,泵在赔钱。”
二、20082017:政策“点火”,技术“破冰”
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。
住建部发布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明确对空气源热泵按制热量补贴:每千瓦补300元,一户农家装5匹机就能领近万元。
政策“点火”的同时,德能联合广东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,建-35℃低温热泵实验室。
做了三件“笨功夫”:

  •   换血:把传统R22冷媒换成R410A,低温蒸发效率提升18%; 
  • 加肺:增加30%换热面积,让蒸发器在-35℃也能“吸”到热量;  
  • 装脑:引入变频控制,压缩机转速随室温实时调整,杜绝“小马拉大车”。
  • 德能低温机在北京通州试点,室外-22℃,出水55℃,COP(能效比)仍达2.7
  • 工程宿舍方案 (1).png三、20182023:煤改电“引爆”北方,德能产能翻10

    2017年冬天,北京最后1.1万台燃煤锅炉被拆除,“煤改电”全面铺开。
    据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》披露,仅20182020年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四地就采购低温热泵超120万台,市场规模三年增长400%
    德能生产线从2条扩到20条(新建化龙生产基地、五华生产基地),日产能由50套飙升至500套,仍“一机难求”。
四、2025:当热泵遇上AI,德能的下一局

德能把每一台热泵都变成了“数据节点”:

  • 几十个传感器实时回传蒸发温度、排气压力、电参等12项核心指标;  
  • 云端AI模型提前7天预测蒸发器结霜风险,自动推送清洗工单; 
  • 小程序远程管控平台,实时掌握系统运行情况

实测数据显示,接入AI系统后,北京农村一户100㎡家庭,采暖季用电量由3200kWh降到2280kWh,节省电费约600元,碳排放减少0.5吨。

五、写在最后:热泵不是终点,而是中国能源革命的“中继站”

2000年的“概念机”,到2024年的AI热泵”,中国用20年把一项边缘技术干成了全球最大产业链——整机企业超500家,零部件企业超3000家,就业人口破百万。
德能董事长胡远贺曾说过“我们卖的不是热水,也不是暖气,而是把-35℃的空气变成能源的能力。”
当全球还在争论“去煤”还是“保供”时,中国热泵企业已经用1度电搬运4度热的硬指标,给出了可量化、可规模、可出口的解决方案。
或许,这就是科技创新的真正含义——让看似不可能的能量,在最需要的地方发生。
下一次,当你走进温暖的房间,打开即热的水龙头,不妨想想:
窗外那台-35℃的“免费锅炉”,正被中国工程师们悄悄点燃。


关注我们 投诉建议 返回顶部